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疯狂扩张,到2002年改制后的股份屡遭转让,芜湖工艺美术厂两个十年的不同经历终以破产告终。那些以铁画及工厂为生命的匠人们,备受无奈却无法突破,更现实的命运是,铁画人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挤压,让他们深感痛楚。两个十年,前十年是高歌猛进,悲情落幕;后十年则是泡沫资本的运作,破产收场。这其中折射出的问题,令人深思。
激烈扩张 文化产业以何突围?
4月9日,芜湖市镜湖区法院工作人员来到芜湖市工艺美术厂,在该厂多处场所贴上封条,而破产公告则在4月7日已经下达。
这一定是安徽企业史上沉重的一幕。
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,芜湖工艺美术厂迎来发展最辉煌时期,当时以铁画大师储炎庆的女儿储金霞为首的工匠们,创新铁画制作艺术效果,成功研制出镀金画。
同时,由于有国家计划黄金的特许经营权,申请上马了黄金画制作项目,企业销售收入增长很快,最高峰时年产值达到1亿多元。
那个时代不仅仅属于储金霞,更属于颜昌贵、杨光辉、吴智祥、张德才、汤传松、张家康等一些铁画大师们。
历史的转折更让人心颤,自1992年后,工美厂在当时的轻工业局领导下盲目投资扩张,步入他途。心高似天的领导层甚至立志在芜湖九华中路建起十几层的“珠宝大厦”。刚建好几层,却由于银根紧缩,各家银行急追贷款,最终只得将尚未建成的大楼卖掉,用来还贷。
股权屡变 改制遭遇资本掮客?
芜湖工艺美术厂2002年改制,被兼并方芜湖君阳科技有限公司兼并成为民营企业,所有职工的身份也进行了置换。
2003年4月30日,芜湖市中院对工美厂原厂长龚某、副厂长陈某、财务科长、供销科长等7人,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、偷税等罪名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至十一年不等,并处罚金10万至30万不等。
领导层集体沦陷,债台高筑,工美厂一时间让政府部门感到棘手。
之后数年,芜湖工美厂股权屡屡变更。2008年,德润公司通过收购成为芜湖工美厂的实际控制人。
企业的长期发展缺乏规划与实际投入微乎其微,以至于十多年来几乎看不到发展变化。
芜湖工美厂的债权、债务缠身,最终迫使德润公司以债权人的名义申请破产成为唯一的选择。